性味:甘,寒。
归经:归大肠、小肠、膀胱经。
功效与作用利水通淋:能通利水道,清利膀胱湿热,使小便通畅,可有效缓解小便淋沥涩痛等症状。
下乳: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下、乳痈肿痛等情况。
润肠通便:富含油脂,质润滑利,能润燥滑肠,促进排便,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。
清热排脓: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,能帮助排出体内热毒之邪,促进脓液排出,对肺痈、肠痈等内痈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用法用量内服:一般煎汤,用量为 3-10 克;或入丸、散。
外用:适量研末调敷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淋证:对于热淋、石淋等,可通过利水通淋的功效,帮助排出结石,缓解尿痛等症状。
产后乳少:其下乳功效显著,可单味研末服,或与穿山甲、王不留行等配伍,增强通乳作用。
便秘:对于肠燥津亏所致的便秘,能通过润肠通便的作用,使大便通畅,且性质较为平和,适用于老年人、产后等体虚便秘者。
常用方剂葵子茯苓散:由冬葵子与茯苓组成,具有利水通窍的功效,主治妊娠水肿,身重,小便不利等。
下乳涌泉散:冬葵子与当归、川芎、天花粉等配伍,可养血催乳,常用于产后乳汁不下。
济川煎:含冬葵子、当归、牛膝等药物,有温肾益精、润肠通便的作用,可用于肾虚便秘。
配伍与炮制配伍
与滑石配伍,能增强利水通淋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热淋、石淋等。
与通草配伍,可加强下乳的作用,适用于产后乳少、乳汁不通等。
与火麻仁配伍,润肠通便之力增强,适用于肠燥便秘。
炮制
冬葵子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炒冬葵子:取净冬葵子,置热锅内,用文火炒至微鼓起,有香气时,取出放凉。炒后可增强疗效,且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。
副作用脾胃虚寒者慎用:冬葵子性寒,脾胃虚寒、大便溏薄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症状,出现腹痛、腹泻等情况。
孕妇慎用:虽然冬葵子在一些情况下可用于孕期水肿等,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,有滑胎之嫌,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。
过敏反应:少数人可能对冬葵子过敏,用药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皮疹、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,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